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遼宋金墓葬與文化
Cultural History of Burials from the Liao, Song, and Jin 
開課學期
111-2 
授課對象
文學院  歷史學研究所  
授課教師
許雅惠 
課號
Hist7221 
課程識別碼
123 M7300 
班次
 
學分
3.0 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四2,3,4(9:10~12:10) 
上課地點
博雅311 
備註
限碩士班以上
總人數上限:15人
外系人數限制:3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新材料與新方法經常帶來研究的突破。除了傳世文獻,歷史研究的材料還包括過去的文物或遺跡。材料有別,適用的研究方法不同,能夠回答的問題也有異。本課程從出土墓葬與文物出發,討論中國歷史上的分裂時期——遼、宋、金——之社會與文化。

近百年的科學考古,揭露數量十分龐大的墓葬與各式遺址。相較於前代,遼、宋、金的墓葬規模普遍縮小,但由於數量龐大,若能對墓葬出土材料進行有系統的分析,除了認識過去的「地下社會」,也能解決社會史與文化史的問題,進而剖析出人群的思想與心態。具體的討論面向包括:從墓地的殉埋禮制了解社會身份如何劃分,比較各地的殉埋習俗以探討人群的信仰與互動,分析墓中各材質的出土品以了解當時的物質文化,包括:工藝傳統、作坊組織、消費贊助、象徵與意義等問題。

在此分裂時期,隨著遼、宋、西夏、金等政權之間的或戰或和,政治疆界也展生變動,有時引起大規模的人群移動。若能有系統地進行長時段、跨地域的比較與分析,將能探討人群移動與互動所帶來的影響,對此時期的社會與文化有更深刻而具體的掌握。
 

課程目標
透過一手考古報告的研讀,與二手研究的討論,讓同學熟悉墓葬出土材料,並能掌握重要研究課題,以培養運用考古材料的能力。 
課程要求
1. 課堂參與:每週上課前閱讀當周資料,參與課堂討論與口頭報告。
2. 期中作業:第八週繳交,見該週作業說明。
3. 期末報告:第十二週繳交期末報告構想600字與書目5條,每條書目均需註解。第十六週繳交書面報告,8000-10000字。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每週五 14:00~15:30 
指定閱讀
參課程綱要。 
參考書目
中國國家博物館等編,《宋韻:四川窖藏文物輯粹》,北京:中國社會科學,2006。
田浩(Hoyt Cleveland Tillman),《朱熹的思維世界》,增訂版,臺北:允晨文化,2008。
何繼英主編,《上海唐宋元墓》,北京:科學出版社,2014。
巫鴻,《禮儀中的美術》,北京:三聯書局,2005。
巫鴻、李清泉編著,《寶山遼墓:材料與釋讀》,上海:上海書畫出版社,2013。
李清泉,《宣化遼墓:墓葬藝術與遼代社會》,北京:文物,2008。
秋月觀暎編,《道教と宗教文化》,東京:平河出版社,1987。
孫機,《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說》,北京:文物出版社,1991。
徐蘋芳,《中國歷史考古學論叢》,臺北:允晨文化,1995。
宿白,《白沙宋墓》,北京:文物出版社,1957。
張勛燎、白彬,《中國道教考古》,北京:線裝書局,2006。
楊寬,《中國古代陵寢制度史研究》,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5。
編輯委員會編,《中國墓室壁畫全集》3宋遼金元,石家莊:河北教育,2011。
鄧菲,《中原北方地區宋金墓葬藝術研究》,北京:文物,2019。
De Pee, Christian. The Writing of Weddings in Middle-Period China: Text and Ritual Practice in the Eighth through Fourteenth Centuries. Albany: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, 2007.
Feng, Jiren. Chinese Architecture and Metaphor: Song Culture in the Yingzao Fashi Building Manual. Honolulu and Hong Kong: University of Hawaiʻi Press;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, 2012.
Hong, Jeehee. Theater of the Dead: A Social Turn in Chinese Funerary Art, 1000-1400. Honolulu: University of Hawai‘i Press, 2016.
Kuhn, Dieter, ed. Burial in Song China. Heidelberg: edition forum, 1994.
Kuhn, Dieter. A Place for the Dead: an Archaeological Documentary on Graves and Tombs of the Song Dynasty (960-1279). Heidelberg: edition forum, 1996.
Kuhn, Dieter. How the Qidan Reshaped the Tradition of the Chinese Dome-shaped Tomb. Heidelberg: edition forum, 1998.
Kuhn, Dieter. The Age of Confucian Rule: The Song Transformation of China. Cambridge, Mass.: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, 2009.
Rossabi, Morris. China among Equals: The Middle Kingdom and its Neighbors, 10th-14th Centuries.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: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, 1983.
Shen, Hsueh-man, ed. Gilded Splendor: Treasures of China’s Liao Empire (907- 1125). New York, N. Y.: Asia Society, 2006.
Tackett, Nicolas. The Origins of the Chinese Nation: Song China and the Forging of an East Asian World Order. Cambridge: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, 2017.
Twitchett, Denis. The Historian, His Readers, and The Passage of Time. Nankang: Academia Sinica, 1997.
Wu Hung, ed. Tenth-century China and Beyond: Art and Visual Culture in a Multi-centered Age. Chicago, IL: Center for the Art of East Asia Dept. of Art History University of Chicago Art Media Resources, 2012.
Wu Hung. The Art of the Yellow Springs: Understanding Chinese Tombs. Honolulu: University of Hawai’i Press, 2010.
Xu Man. Crossing the Gate: Everyday Lives of Women in Song Fujian (960-1279). Albany: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, 2016.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出席與討論 
40% 
 
2. 
期末報告 
40% 
 
3. 
作業 
20% 
 
 
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
 
上課形式
作業繳交方式
考試形式
其他
由師生雙方議定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  導論 
第2週
  墓葬源流與傳統 
第3週
  遼代契丹貴族墓葬 
第4週
  宣化遼墓中的佛道信仰 
第5週
  北宋士大夫家族墓地 
第6週
  華北宋金經濟菁英 
第7週
  壁畫所見喪葬儀式與死後信仰 
第8週
  校外教學: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 
第9週
  性別議題 
第10週
  買地券 
第11週
  鎮墓真文券 
第12週
  墓俑與明器神煞 
第13週
  地理堪輿與風水思想 
第14週
  彈性安排 
第15週
  口頭報告 
第16週
  繳交書面報告